
加沙没有安全的地方。战争快两年了,人们没工作,也没有收入,只能到处奔波,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,但所有地方都可能被炸,根本没有安全感。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两年,住在加沙北部加沙城的巴勒斯坦青年何冰表示,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同胞会过上如此凄惨的生活,这不是2025年应该发生的事情。所有加沙人都希望战争快点结束,但他们不相信美国和以色列。

何冰本名伊斯梅尔,今年28岁。疫情期间他在华留学,回加沙一年后,巴以冲突就爆发了。何冰的父亲和哥哥在开战后两个月里就去世了,很多亲人也相继离世,现在一家人住在妹妹的家里。以军9月对加沙城发动进攻以来,大批民众逃往加沙地带南部,不过何冰一家还留在加沙城里。他说,加沙北部袭击很频繁,一个月前北部还有100多万人,现在跑得只剩20万左右。但南部的情况也很差,非常拥挤,难以找到落脚的地方。即使找到住处,还要买搭建用的板材、缴税,而且也不安全。在何冰看来,因为以色列的袭击始终持续,无论呆在北部还是南部都是一样的。

30岁的穆罕默德一家已经迁往加沙南部的汗尤尼斯,住在帐篷里。他表示,以军对加沙北部的轰炸极其野蛮、密集且毫无章法。南部虽然也有空袭,但不算频繁。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暂时都安然无恙,现在一家人每天的生活就是争取活下去,“从死亡手中抢夺生命”。由于以色列不允许运载援助物资的车辆进入加沙,断粮是常有的事,他每天都要到处寻找食物、盛满水桶。“感谢上苍,我们每天就像活在奇迹里,寿命仿佛被重新计算。”

10月3日,向加沙运送人道主义物资“全球坚韧船队”42艘船只中的最后一艘被以军拦截,包括瑞典“环保少女”在内的470多名活动人士被扣押。以方称船队由哈马斯组织,并称被扣人士为“支恐者”甚至“恐怖分子”。
何冰透露,加沙北部有5个多月没收到免费物资了。之前以色列是不让物资进入的,最近才允许,但都要花钱买。面粉从一袋100美元涨到1000美元,1千克大米有时要40美元。加沙的物价会受到新闻报道的影响,有好消息的时候,物价会低一些。南部的免费物资分发点路途遥远而且危险,尽管如此,还是有很多人冒死跋涉,因为他们和家人都一无所有。
和穆罕默德一样,何冰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寻找食物和水,生火做饭。为了买到便宜的物资,需要来回对比不同售卖点的价格,一天时间很快就会过去,每天都是如此。到了晚上,他又在恐惧中无法入眠,空袭随时可能来临。一天又一天,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一个接一个地离去。
何冰在中国社交媒体开通了账号,通过视频分享自己的生活并介绍加沙的情况,受到众多中国网友关注。他说,以色列不希望外界了解加沙的真实情况,最近还抓了很多记者,因此他有时也担心自己被以色列盯上,刚开始都没敢在视频里露脸。很多中国朋友发来私信,为他和加沙民众打气,给困境中的何冰和家人带来不少安慰。
阿卜杜勒是一名非洲裔巴勒斯坦人,有5个孩子,他们一年前从加沙城搬到了南部的马瓦西。加沙约有1.1万名非裔巴勒斯坦人。阿卜杜勒说,自己所在的族群在巴勒斯坦已经生活了上千年。现在一家人靠救济品度日,吃了上顿没下顿,只能祈求上天恩赐。以色列的袭击比之前略少一些,但仍无处不在。他表示,加沙人已经失去了对未来的憧憬,一旦过境点开放,他就要离开加沙。
穆罕默德每天还在写自己的硕士论文,哈以开始和谈的消息让他感到惊喜。但他也已对加沙的未来失去信心,“大学已经全部被摧毁了,活下去是每个加沙人眼前唯一的期望。”两年来,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在加沙造成超过6.7万人死亡,超过16.9万人受伤。何冰说,希望战争尽快结束,加沙人能有和平、安全的生活和工作。他表示,虽然巴勒斯坦早已习惯了战争和杀戮,但这次的惨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。他的爷爷奶奶就说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战争,从没看到过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如此残酷,“这不是在2025年应该发生的事情。”
穆罕默德衷心感谢中国朋友,感谢他们站在加沙人民身边。他们热爱和平,祈祷加沙能重归和平,那是他们充满温情的家乡。但愿有朝一日能重返家园,让和平之光普照大地。
有富策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